剝離掉一切外界賦予我們的定位和枷鎖,隔離開父母長輩試圖左右、干涉的聲音,忘掉全部大眾傳媒、明星名流以及出版物曾經輸出的價值判斷,我們的價值觀是怎樣的,我們給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我們想要以怎樣的面貌繼續我們的生活?
或許在我們早年的人生里一直是受到旁人左右的,導致我們已學會不再去思考這些問題,忘記自己想要的,才能以別人期望的樣子活著。或許最后我們真的成了別人期望中的樣子,又或者我們庸庸碌碌讓人失望。不知道現在喊停,還來不來得及迎頭趕上,但事實上不管我們是成功的成為了自己理想的樣子還是別人理想的樣子,我們應該都已經走過人生中的花樣年華。不管我們甘愿不甘愿,生活還是會照著原來的軌道進行下去,我們若無力改變就必須學會承受和享受,這是成長的必經路。
楊瀾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過這樣一段話“每個人都在成長,這種成長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也許你在某種場合和時期達到了一種平衡,而平衡是短暫的,可能瞬間即逝,不斷被打破。成長是無止境的,生活中很多是難以把握的,甚至愛情,你可能會變,那個人也可能會變;但是成長是可以把握的,這是對自己的承諾。我們雖然再努力也成為不了劉翔,但我們仍然能享受奔跑。可能會有人會妨礙你的成功,卻沒人能阻止你的成長。換句話說,這一輩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長?!?/span>
當人生過去大半,當夢想遙不可及,當成功概念模糊,我們若想積極處之,笑對人生,沒有什么比“成為更好的人”更能讓我們堅持樂觀的了。我們總應該懷抱著某一個信念去成長的,而這世上再也沒有比“成為更好的人”更淡然美好的信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