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知識經濟現代化社會中,知識的更新日新月異。世界在以光的速度發展,知識也在以光的速度老化更新。社會競爭日益加劇,工作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唯一能使我們緊跟時代步伐、永遠立于不敗之林的制勝法寶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
那么該如何學習呢?首先必須端正學習態度,以“空杯”的心態學習。“很多人總是抱怨世界太小,無處施展自己的才華。其實并不是世界太小,而是我們將自己看得太大。當心中裝滿了自己,就不會有別人的地方,世界當然就會很小。而將自己放下,所有的人和事都能容下,世界自然就會變大。”這是吳甘霖在《空杯心態》中所闡述的。做人如此,學習亦是如此。以空杯心態學習,歸根結底就是謙虛,以一個初學者的姿態去學習真正實用的知識和技能。剛畢業的大學生自然應以空杯心態邁入職場,斷不能以為自己學歷高就驕傲自滿,不屑于向比自己學歷低的人請教,這樣只能斷送自己的前程,在工作領域上一窮二白。資歷高、地位高的行家里手更應以空杯的心態學習,需知一山更比一山高,工作中有很多“一字之師”。如今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如果不虛心學習就會面臨淘汰。“員工一年不學習,可能年終下崗,總裁3年不學習,就會變成一名普通員工”。只有以空杯的心態學習,虛懷以應,心態歸零,才能永久保持學習的動力,積極進取職業長青。
學習,不僅要勤于學習更重要的是善于學習。善于學習的內涵包括:學習什么、怎樣學習掌握、如何將學習轉化為生產力。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中國古語云“不善學,雖勤而工半;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其中善于學習最關鍵的是行勝于知,就是要勇于實踐,將學習轉化為能力。學習是一個過程,最終目的是為了創造。只有將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才能體現出學習的價值。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世間的知識無窮無盡,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一個永恒的過程。我們要用海納百川的心態去學習;用愚公移山的毅力去學習;用“蜜蜂采粉釀成蜂蜜”的能力去創造的學習,使自己成為一個學習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