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還記得兒時,母親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人來到世上,不只是為了享受快樂,也是為了承受痛苦。然而悲劇總讓我們擁有,慘敗總讓我們經歷。我們不只一次的在失敗前捫心自問,不只一次的在黑暗中苦苦尋覓,為何同樣的起點,走上不同的道路便擁有不同的結局,是性格決定命運?還是細節決定成敗?兩者皆有,但都不是最終的答案。觀念,觀念決定人的命運,有什么樣的觀念就有什么樣的人生。責任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它伴隨著我們生命的始終。從我們來到人世間,到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我們每時每刻都要履行責任:對家庭、對工作、對社會、對自己。因為惟有責任才能保證一切———機會、榮譽、效率、競爭力、卓越、成功等,所有這些都要在責任的驅動下才能更好地展現。
在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抱著這樣的觀念:“我要付出最少的時間和努力,得到最高的薪水和福利。”這樣的人是永遠也不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公司職員的。因為,他們只不過是付出別人要求的努力,而不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工作,他們僅僅只是一個任務完成者,而不是一個成就者。如果你想獲得成功,你必須改變這樣的觀念,樹立為自己工作的觀念。因為當你樹立為自己工作的觀念時,你將發現工作將永遠不再是一種勞役,而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你會充滿熱情地去工作,而不是機械地完成任務,你將不在為薪水而工作,而是為實現自己的自我價值而奮斗,你將不會是盡量少做,而是盡力多做,從工作中,你獲得的不僅僅是薪水,而會實現你的人生夢想。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人生就像蓋房子,同樣一個人,可以蓋出豪華的住宅,也可以建造出粗制濫造的房子,不是因為記憶減退,而是沒有盡職盡責的工作到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從點滴小事做起,不斷地學習、思考、修養,才能使自己樹立正確的“責任”觀念,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
其實,無論在什么單位工作,都是屬于你自己的單位,你要自己主宰自己;自己監督自己;自己對自己負責;自己想辦法完成自己的任務。工切都是自己的,怎好去問別人該如何做;怎好讓別人替自己做;怎好找借口不給自己做。忠誠是為自己;敬業是為自己;服從是為自己;信用依然是為自己。
你所有的付出其實都是為自己,你昨天付出多少,今天就收獲多少,你今天的付出決定了明天的收獲,千萬不要再認為自己是在為別人打工,當你這么想的時候,你會把這一切都當作別人的,你總以為是在為別人做,因此,你會產生無數的心理不平衡,你會為自己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你會對一切產生懷疑。可是,你認為這樣就能傷害到你的老板嗎?以為這樣就能讓自己得到想要的嗎?你真的以為這樣做你會有巨大的收獲?
我們永遠也不知道前方的哪一條路才能直達成功,短暫的人生也不可能容許我們嘗試著走完每一條路,那么既然選著了其中的一條,就該盡職盡責的走好每一步,蓋好沿途的每一座房子,點綴好路旁的每一處風景,當我們回首的時候,成功會因為踏實的腳步不再遙遠。